[转帖]温州都市报的采访
http://www.wzdsb.com.cn/gb/content/2006-06/08/content_369842.htm
楼道里的爱心接力
共 11 条
梦里星落知多少 :
呵呵,既然是爱心接力棒,那就让我们继续接力吧——————
随风飘去 :
叶老伯家我去过两次,竟不知道他的日子原来过得如此艰难困苦!
中国的户籍制度真该改改了,如今到处提倡人性化管理,“以德治国”、“服务于民”、“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的的实际困难到底解决了多少?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社会毕竟还有许多有爱心的人,希望媒体的呼吁能为叶老伯带来福音。
寒涯 :
户籍制度将在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取消,农业和非农的区别。也是政府对户籍制度的一项有利措施,不再分农村和城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魔界无影脚 :
爱的行动,就是心的行动,不管我们有多少的困难,我相信,只要有心在的地方,就有爱的存在……
火心 :
户籍制度将在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取消,农业和非农的区别。也是政府对户籍制度的一项有利措施,不再分农村和城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应该取消了,这年头交通事故死一个人,农业户口的与非农业户口的赔偿相差的太大了,同样是人,为什么会得到的赔偿会不一样呢.这说明中国的户籍严重的存在问题.
zlf526 :
让人很心酸也很感动,希望我们真的可以帮助到那些人!
樱桃 :
转自温州都市报网络版:
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一群热心关照的邻里,在市区一幢普通的楼房里,演绎了一个真情故事――
楼道里的爱心接力
2006年06月08日
在市区百里东路一幢破旧的老楼里,住着一位七十岁的叶老伯:他因腿脚不便,常年躺在床上。几年来,靠邻居们的帮忙和接济才勉强生活下去。
昨天,记者沿着昏暗的楼梯,来到叶老伯的家。推开半掩的木门,迎面便闻到一股异味,在一间四十平方米不到的幽暗的房间里,杂乱地摆放着许多老人的生活用品。看记者来了,叶老伯艰难地试图靠双手挪动自己的身体。
叶老伯告诉记者,他叫叶定雄,祖籍青田,户口不在温州。1979年他与妻子离婚后,女儿就跟随改嫁的妻子,自己与女儿失去了联系。从此他就孤苦零丁地一个人生活。幸好他弟弟多年前到荷兰讨生活,给他留下了这间房子栖身。不过后来就传来了他弟弟做生意失利的消息,以后便杳无音讯。
叶老伯十五年前突发脑溢血,因没钱继续医治而半途而废,自此落下了行动不便的后遗症。
“右脚一沾地,就钻心地疼。”叶定雄说自己的右脚不能行动,这使得他每天即使是在屋内简单地行走,也会因剧烈地疼痛而全身痉挛。
吃豆腐乳的日子
“以前腿脚灵便可以走路时,我还靠卖茶叶蛋与点心赚点小钱,用来贴补生活。但是生了这病后,连楼梯也下不了,更不用说做小买卖了。”叶定雄神情黯然地说道。虽然在温州生活了几十年,但因没有温州户口,叶老伯不能享受低保的待遇,所以他的生活费也就没有了着落。
对前些年的困苦生活,叶定雄老人似乎不愿意回忆,“2002年至2005年,我已经没有钱买米与菜了,别人随手递给我一个干巴巴的饼,我就省着吃一天。自己腿脚不好,不能出去买菜,所以就只能靠吃豆腐乳度日,一块豆腐乳可以将就着吃好几天。”记者发现,在叶定雄的饭桌上,还放着一瓶开了封的豆腐乳,这也是他最常吃的下饭菜了。
叶定雄的家里至今还在用煤球,因为价格昂贵的液化气他根本无法承受,烧煤球对他而言更经济实惠些。但是,即使是便宜的煤球,叶老伯也尽量省着用。最窘困时,竟然一个星期只用两个煤球。后来卖煤球的人看老人可怜,就估算着老人煤球快用完时,主动送一些过来。
而老人下锅的米也是时不时地青黄不接。说起米,老人抹了把
...
樱桃 :
据说跟叶老伯沟通不需要会讲温州话,看来偶也有机会去照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