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0060917文成助学有感
鲁迅先生当年骂国人的劣根性时用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个词。今天我把它用在这些贫困学生和家长身上或许有点过了,但是苦于一时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来形容,就暂且用之。说到底,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想而已。
以前认为助学很简单,只要把钱汇给孩子就行了。今天亲自下去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问题远远不是把学费汇给他们就行了的。其实有很多家庭,我个人认为,他们供孩子上学的费用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关键是家长的思想需要转变。他们有钱,宁可去盖房子,添家具,也不给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子。他们穷,他们宁可在家里打麻将、打牌也不出去打工。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农民说到底,也只是农忙的时候忙一点罢了,其他时候,你走进村子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赌博的,虽然数目很小。所以我觉得,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帮助,(给他们一点钱,资助他们上学),他们更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整个阶层的进步。我突然间很佩服那些支援西部的志愿者,包括那些漂洋过海到我国一些落后地区帮助贫困山区教育的外国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自强自立,怎么样走出大山,走出贫困,这些或许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比起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我们能给这些学生什么,这些学生又需要什么?这是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想,从我们这方面来说,实现从资金帮助到心灵帮助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不过这恰恰也是最难的。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在去送学费的时候送去一些书。这些书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一些影响的。不过这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
今年我在杭州的时候,看到宏志班的学生的省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他们真的是把苦难当成了一种财富,当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宏志班的大部分学生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一些甚至考上了清华北大。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或许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了。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走出去。而昨天看到的那些孩子,基本上都上五六年级了,有一个还是初中生,我并没有感觉他们有多少渴望读书的愿望流露出来。我们为什么要资助他们上学?就是想让那些想读书而又读不起书的孩子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如果连他们自己都不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的话,我们又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呢?
宏志班的学生在作报告的时候,很多父母开着奥迪等车子带孩子来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宏志班的学生身上学到一些宏志精神。但是说实话,这种精神实在很难转接过来。别说在好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很难学习宏志精神,就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也同样很难继承宏志精神的。应该说,宏志班的学生是贫困生里的佼佼者,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对改变他们的命运的重要性了。或许,我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毕竟他们还小,才上小学和初中,而且身边又没有引导他们的人。他们的父辈都没有明白的道理,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他们的孩子懂呢?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早一点长大,能够比他们的父辈更进一步,这就够了。而对于自己,我只是希望,当我千方百计地想让自己更苗条一点的时候,能够想想这些孩子;当我看到新衣服,虽然价格高却仍然忍不住要买的时候能够想想这些孩子;当我心情不好想抱怨生活不公平的时候也能够想想这些孩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共 22 条
QQ糖 :
现在农村人的思想也在慢慢转变,要不然怎么学生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要求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最起码就我所看到的而言,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努力读书,这样才能真正走出农村,才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现在的农村的父母是只要你有能力你就继续上学,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上,如果你成绩不好,就只能放弃了,实在没钱让你复读!!从改变孩子做起吧!
璇 :
其实每次下去回来感慨会许多,失望也许多,
可是看见孩子们希望的眼神也会欣慰许多
六楼居士 :
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
浮生箬梦 :
以下是引用 石黛 在 2006-9-19 11:09:24 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 都市童话 在 2006-9-19 10:32:16 的发言:
如果全部脱离黄土,那谁来种地啊,没了地,再高的学问也活不了。
可以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啊,谁规定农民就不能学富无车了啊,再说科技致富不是更好吗
恩,让机器人来种,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哨子 :
确实孩子们真的受的观念是如此,读书不一定有用,只要有手艺,能赚钱就行了.
女孩子更是如此,初中毕业了,就出门打工或学手艺,好贴补家用.
其不幸不必哀之,因为比他们更不幸多之又之,只能怒其不争.
父母不争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尽我们的能力让孩子能在学校里学到一些改变的方法.
也不敢奢望自己所做的有多大作用,有时只是无奈的感觉自己在做自己应做的.
当然,咱也不能气馁,毕竟我们所做的成绩多少有些在那,看着一些孩子的来信,老师的夸奖,
值了!
若初 :
哨子兄真神速好啊,佩服!!心态比我好,呵呵。向前辈学习!
三土 :
那可不是
哨子可是182学习的楷模啊!
PFPF
都市童话 :
如果全部脱离黄土,那谁来种地啊,没了地,再高的学问也活不了。
石黛 :
以下是引用 都市童话 在 2006-9-19 10:32:16 的发言:
如果全部脱离黄土,那谁来种地啊,没了地,再高的学问也活不了。
可以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啊,谁规定农民就不能学富无车了啊,再说科技致富不是更好吗
浮生箬梦 :
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可惜上梁是成人,没得教
jiangjian :
是的 现在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小孩子多接受一些教育,毕竟干什么教育都是基础。大家扪心自问,要是我们没有一些所谓的文化教育和熏陶,是不是也还是和他们父母一样这样的观念呢?不要强求他们的父母,毕竟这个社会变化太快,大家能想象我们五年后或者说十年后社会会怎么样?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得来。对于解放后经历文化大革命时代以及改革开放,能不迷失方向就不错了。宽容一点,不要用一种救世主的心态来做事,不要想象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革命性的改变,与其不切实际还不入要求低一些,心态好一些,毕竟我们的付出能有效果那就不错了。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的,QQ说得好“胖子不是一天就可以吃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我们努力吧,相信会有效果的。
宁界 :
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单一存在
失望和希望也一样!
为爱奔跑 :
只要我们尽我们的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最终我们的帮助对他(她)的人生不起作用。就比如,某人得了病没钱医治,好心人捐钱捐物,可还是敌不过死神,这人去了,难道我们可以说,唉早知没用不要捐钱物了吗??
付出不一定有所收获。
木村秀子 :
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我们不能因为微小而不去做事!
喳喳 :
想起六月培训时常提的十六字箴言中的: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
随心 :
现实很残酷啊,农民很实在的,不能用超现实的理想去要求他们,我们也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
alibaba5 :
确实有感而发啊,很真挚,说的也是实情,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