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
  • 助学
  • 助老
  • 其他
娲诲姩鎶ュ悕
探索教育子女的成功之路
小迷   2006-12-17 13:30:14   749次浏览 共 2 条评论
如果家长在孩子青春期的教育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和父母的对立甚至对抗,这时要把我们希望的种子播撒进他们的心灵,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我们认为,一个家庭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所以,家长们也要不断学习,加强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让我们共同探索教育子女的成功之路。
1.打开与孩子的交流之窗——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日本一些专家专门为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日本的父母每天仅能有35分钟的亲子沟通时间;台湾的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台湾的父母与孩子述说贴心话的时间也只有12分钟。
我想,我们大多数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也不会太多。所以,建议家长们试一试:在下班后不要只顾自己阅读报刊、看电视等,不妨先找孩子,和他打声招呼,证明孩子是你心中的“爱”。每天抽出一二十分钟,洗耳恭听孩子一天的遭遇,相信他有许多的奇遇想告诉你。
2.不要舍不得赞赏——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
家长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一是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即时表现出赞赏,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可比我们同龄时的表现好多了。同时,家长要去发现孩子的特长、爱好,并在这些方面创造条件,使孩子更好地发展,如:美术情乐、舞蹈、体育等,而不是在孩子不擅长的方面要求他非要达到家长自己的要求。要知道,我们父母也不是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单位,我们也需要领导能发现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付出,并得到领导的肯定。

我是 验证码:  

共 2 条

小迷 :

3.多一点宽容之心——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 “让孩子在接纳的环境中成长,在关爱的环境中成熟。”这是专家的忠告。即使是天才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当孩子的某些表现不够好时,如成绩不理想、发言不积极等,不要挖苦、斥责,惟有你接纳孩子的失败,他才有机会从中获得信心,并与你建立良好的关系。俗话说“危难时刻见真情”,我想,对孩子这时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4.保护孩子的自尊——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 一位孩子语文考试得了63分,母亲知道后告诉孩子:“很好嘛!你这个分数不得了。”这个孩子听后,饱含泪水走开了。如果这个母亲能这样告诉孩子“你对这个成绩是不是觉得不满意,没关系,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进步的。”是不是既保护了孩子的自营又给了孩子自信呢? 5.接纳孩子的委屈——满足孩子的公平需要 当孩子在外面碰到了挫折和委屈时,他最盼望的是得到父母的慰藉、关怀与帮助,因为家即是他最佳的疗伤“医院”,父母则是该院的“医师”。如果这时你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他考虑,并能接纳他的情绪,就能使他积压在胸中的气愤、不满与怒气在短期内得到发泄。这无疑对孩子身心健康是有益的。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因为你也有受委屈的时候。 6.多给一点砺练——满足孩子的独立性需要 有的父母老是对孩子不放。乙,如常常偷看孩子的日记或偷拆孩子的信件,事后又把看到的内容直接作为教育孩子的证据。有的家长则将自己的某些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有了问题不和家长说,甚至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有的人的这种情绪甚至延续到成年以后。 案例1: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读高中住校,他老是担。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和同学相处吃亏。结果三天两头往学校跑,每天晚上往寝室打电话,闹得他的孩子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很僵,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幼稚,学习能力自然不理想了。 案例2:曾经有一个学生,就是在父母的这种极度保护下读完高中,考入国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她在大学与同学无法搞好关系,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每学期从大学将被盖从大学背回家洗(3天2夜的路程),后来学校通知家长要她休学,最后家长提前退休 ...

2006-12-17 13:31:34

小迷 :

帮助孩子做好考后心理调整。 紧张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众多的考生以及考生家长来说,多少可以松口气了。长期高度紧张后突然放松,每个考生都有必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整。为了高考时能获得好成绩,考生数年寒窗苦读,连节假日也难得休息,生理、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考前的一年半载更是高度紧张。但高考结束后,有的同学因考得不理想,或是因本身的期望值过高,又背上新的思想包袱,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现象,尤其是面对家人或社会上的议论更是烦恼,甚至产生消极厌世念头。这种短暂的心理失衡是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待时过境迁后,心理状态会渐渐恢复平衡。不过,如心理压力过于沉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有的还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应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1.要有落榜的心理准备。参加高考的人都想上大学,事实上不可能人人如愿,所以要做好落榜的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对不同的人来讲,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挫折,为何有的人感到压力大,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持续时间长,有的人很快就复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事前要有心理准备。 2.要全面看问题。能进高等学府深造,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上大学并非成功的推一途径。高考落榜后的学生和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可根据个人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做今后的打算。如成绩较好、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复读再考,来年很可能成为迟开的”花朵”;也可以先工作将来再参加成人高考;或拜师学艺、下海经商…… 3.要懂得宣泄悲观情绪,学会积极休息。落榜者的心理压力是由情绪紧张波动造成的,而恰当的宣泄有缓解精神压力的功效。建议落榜同学不妨找亲朋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或痛哭一场,或通过写日记、大声朗读、大声唱歌、开响录音机来宣泄心中的苦闷。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刚走出考场的考生们还沉浸在一种“应激状态”之中,其身心负荷较重,此刻仅采取蒙头大睡或加倍补充营养的“消极休息”是远远不够的,注重精神调节的“积极休息”才是良扎眼下夏令营很多,适合于工薪族的暑期旅游线路也不少,有条 ...

2006-12-17 13:34:07

关于182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更新日志
   E-mail:web#182yg.org (请将#改为@)  联系电话:18267801590
法律顾问: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浮生
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 2025 www.182y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76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