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
  • 助学
  • 助老
  • 其他
娲诲姩鎶ュ悕
2007-6-2泰顺下洪兼仕阳部分学生走访
punkxxx   2007-06-04 22:35:08   649次浏览 共 13 条评论
发现这次走访重点突出了以往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待走访学生家庭住址笔误较为严重,最后怎么也找不到学生的家。实际上这个学生是上次仕阳走访未完成的3个学生之一,之前在仕阳问过不少人,都摇头说没有这个村的,后来有个村民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称这个村就是在靠近三魁的那个地方。我更坚信未完成走访的3个学生都是一条路线的,决定安排到下次走访完成(就是这次了)。

我服了这次走访活动,11点钟左右才等到他们,不服不行。之前一直在路口载客的地方,问那些拉客的司机关于上次未完成走访的学生家庭住址的行车路线。最终确定了2个学生家庭的住址,还好那住址的笔误很好辨别,“土”字打成了“上”字,和上次的“龟”字打成“鱼”字是同出一辙。各位,以后我们都用智能拼音好不?另外的一个学生住址还是无法确定,“临坑村上洋*号”?都说没这个地方,最后各位司机都异想天开地一致解释为“临坑村”就是“临洋”和“坑底”2个村的合称,当然我也是绝对相信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地方政府热衷于这样合并村落的把戏,然后取了新名字,上次走访就见识过了。

终于见到了此次参加走访的义工朋友,第1次见到石黛,可能是平时Q里讨论的多,很是亲切感。海海人生和97是老面孔了,还有2个新人旺旺和普普,再加上一个石黛的同事父女俩,已经是聚齐了。吃了午饭,分配了各自的任务。我和海海人生,旺旺,97先去走访上次未完成走访的3个学生。石黛,石黛同事,普普先赶去下洪走访,待我们结束走访后再赶到下洪和他们汇合。

我们到了第1个岔路口就迷路了,我该死的记性,之前那些司机清清楚楚地跟我说过从哪里分路,边上还有什么特征,我只记住了一个亭子。在那亭子的左右中间,分别有3条路。正在一筹莫展之际,97貌似发现了线索,一个石碑。仔细一看,上面赫然是“南无阿弥驼佛”!只好建议向中间那条路行驶,碰上人再问了。一个拐弯过后,路边几座房子,找到个正在午休的老大爷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往左方向那条路才是正道。

第1位学生董LIMIAO在热心的村民帮助下顺利的找到了,董LIMIAO见到我们很紧张,一直到我们离开还是那个样子。她父亲是上门女婿,后来和她母亲感情破裂带着女儿回到自己家里。之前开农用车,直至出了事故,现在在福建福安的石场做搬运工(据邻居说她父亲的身体也不怎么好,她母亲也不理这个家的)。家里有个爷爷重病在床,董LIMIAO基本上靠叔婶的救济,吃住都在叔婶家。我们见到董LIMIAO的时候,她双手都是泥,好像是帮谁在做点农活?学校已经全部免除了费用,包括住宿费。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旺旺MM也这样认为的。

第2个学生朱LIJIN家只有孩子在家,另外有2个小玩伴,父母出去干农活了。97很详细地了解了学生家的情况,旺旺作记录,海海人生发现了宅子里的对联居然是个9岁的孩子写的,真了不起。朱LIJIN家的房子是她舅舅的老房子,和上次在仕阳走访的沈GUANGGUANG的住房情况差不多,都是自家房子不能住借住在别人的老房子的。父母亲都在务农,有个哥哥30多岁在外打工。学校免除了全部费用,包括住宿费。朱LIJIN家的困难看来是房子困难了,她家老房子就在边上,看起来和废墟差不多。

在寻找第3个学生“临坑村上洋*号”陈XIAOHUA,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最后电话奇迹般地接通了,终于知道了她家根本不在这个路线上。一路上热情的村民都说没有这个地名,然后提供一些类似的地名便于我们查找。海海人生说我们多跑了16公里的冤枉路,其实不止啊。从那路口到严山那地方就有8公里了,我们从严山到那个“临洋”和“坑底”估计也有8公里吧,再来回,又多跑了一趟16公里。

赶往下洪的途中,和石黛那组联系了一下,称已经走访了6个,还剩7个学生并约好在乡政府碰面。之前约了负责泰顺县危房改造办公室的朋友也在乡政府里碰了面,他也跟随石黛那组走访了几个学生,其中陈LILI和陈ZHENQIAO姐弟家他也看了。他说这样的情况他也没办法,就算把危房改造的基金给孩子,他们也盖不起来呀。还说他们家住得那么山上,建房的材料费用成本都高于其他地方,我说那要看他们那个村的村长是怎么做的,估计他也受不了我死缠烂打,答应我会想出方法应对。后来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他电话给我说叫我准备一份这2孩子的资料给他,他已经吩咐乡政府一定要解决他们家的住房困难。

和石黛那组会面,他们又走访好了几个学生,只象征性地安排了2个学生给我们走访。第1个学生朱QIUCHANG是单亲家庭,从小就是奶奶带大的,父亲在江西的铸铁厂打工。孩子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心理阴影,问她学习成绩怎么样,很是自信的说前五名。住在叔叔家,生活费等父亲回来和叔叔结算,老家是在山上的地方。本来打算上山看看,因为路况不好,就放弃了。之前还闹了个笑话,经历了在仕阳的那些冤枉路后,我们见了人就问朱QIUCHANG家住在哪,见学生的名字路人都不怎么熟,就抬出了她父亲的大名。结果,那个热心人很是详细的指明了“她”家新房所处位置,而且指出我们手里名单上学生父亲的名字颠倒了。因为又是经历了“土”“上”和“龟”“鱼”之误,我是深信不疑,看到了新房,我想这样的房子是不需要我们资助结对的。结果,又是找错了。朱QIUCHANG拿出了张小字条,说另外一个学生黄DANGDANG怕我们找不到她的家,特意留了电话号码。动身去黄DANGDANG家,在路人指引下,到了她家2层小楼房下(事后才知道房子4-5年前就盖了,后来因为父亲得病没继续下来)。打了电话一问,一小会黄DANGDANG一路小跑过来,带我们去她住的家里。黄DANGDANG又是个可怜的小孩子,她一岁的时候母亲出去做发廊跟了一个成都人抛下了丈夫和女儿。自从前年父亲得了传染性肺病,丧失劳动力后,依靠奶奶维持全家生计。套用下旺旺说的,她家除了小鸡下鸭,什么都没了。上楼看了一下,一样电器之类的都没有,一问到母亲,眼泪刷刷地直流。我很是反对走访时问学生有关这类问题,接连2次走访,已经是看到3个孩子因为这样的问题而哭了。

重新返回乡政府汇合,成绩如下:我们这组走访了4个学生,其他的都是石黛那组走访的,这个可真不好意思啊。大家聚在一起简要回顾了走访经过,讨论了确定哪些学生上报资助结对,时间已经不早了,都再见吧!

这里要谢谢石黛的同事,他女儿身体不适,还是载着石黛那组走访了大部分的学生。谢谢负责危房改造的那位朋友和年轻的乡长,上午开完局务会马上赶到下洪,还着手解决了一户学生家的住房问题。谢谢带路的那位老师,还有路上指路的热心人,我们组的海海人生更是辛苦,那么多盘山道都挺过来了。还有其他的义工也都辛苦了,不一一致谢了。(哈哈,好像我成了头了,这话应该石黛讲的吧)

我是 验证码:  

共 13 条

飞 :

一直很庆幸助学组里有这么多热心的工友,并对他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表示敬意!!!

2007-06-07 20:24:27

青言 :

谢谢各位辛苦的义工朋友……

2007-06-04 23:45:26

杰西卡 :

写得详细哦!辛苦了!嘿嘿!

2007-06-04 23:47:04

石黛 :

回家后在QQ上碰到,居然说我总算见识过你了,据这位老兄对我印象不好。我可记上仇了

2007-06-05 1:04:05

璇 :

辛苦了,助学组的走访是最辛苦的

2007-06-05 8:51:48

小辣椒 :

辛苦大家了!!

2007-06-05 8:58:35

军中绿意 :

辛苦!辛苦!

2007-06-05 9:16:27

QQ糖 :

看卖衣的报告好象亲自去了一样

2007-06-05 9:31:55

聊语 :

很辛苦哦……

2007-06-05 9:45:38

宁界 :

辛苦各位! 谢谢大家的真心付出!

2007-06-05 10:21:47

博艾ang :

辛苦

2007-06-05 10:34:17

萍水相逢 :

大家辛苦了.........

2007-06-05 10:47:23

乍暖轻寒 :

超详细!

2007-06-05 13:15:58

关于182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更新日志
   E-mail:web#182yg.org (请将#改为@)  联系电话:18267801590
法律顾问: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浮生
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 2025 www.182y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76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