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枣庄贫困学生调查—第二天
如果不是陈军老师的那些以前关于枣庄的资料,留给枣庄也就一天,这个地方也会成为生命中匆匆的过客,不会这么记忆深刻,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陈军老师今天要阜阳市区开会,他一大早联系了尹亚萍,让她给我带路。不过,由于我是昨天晚上夜里给陈军老师发信息的,他一大早就电话了尹亚萍,尽管她家里枣庄镇中心还有8公里左右的路,而且大部分都是泥路,就这样还是让她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她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什么不耐烦的样子。由于早上到枣庄九点半了,再加上我又去了次枣庄中学拿陈老师留下的名单,再到他家拿了辆自行车,最后出发都快10点了。我们决定去往庄找昨天留下的杨丹丹。
先和尹亚萍去了王庄中学准备拿那个贫困学生的名单,但是一来校长不在,二来电话校长,还是没有准备好。只好悻悻的走了,去刘庄找杨丹丹。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这个离王庄大概4公里左右的地方,问了不知道多少人才知道那家在那,就是很多人连刘庄在那都不知道,当然我们不是直接问杨丹丹名字,而是她父亲杨廷忠的名字。去那边的路不好走,我到不用说了,尹亚萍以前骑了那么多的山路,还是要骑骑停停,毕竟路上的泥不允许车子轻松前行。走了一段路,在回走了一段,穿过长长的泥泞的田路,在向里面拐,再是问人,还是要走一段泥泞的路,不过最后终于到了杨家。刚到杨家不久,看到杨父也回家了,买了点菜。杨父年龄挺大的,大概五六十岁吧,后来听老师说,杨丹丹是养女。杨丹丹家,就是一个小砖房,不过看得出这个房子很老了,里面看,这个房子有点儿像是危房,床是几根木架起来的,只要能躺人就好。 两边的张床都是凌乱的,屋子里的所有的东西都比较脏,包括床和被子。杨父是那苍老而又布满皱纹的脸,感到到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毕竟对他们来说,洪涝让他们近几年收成很不好,但只能靠那份收成并不好的地来勉强维持生计。他中午买了点菜,总共一元多,这也是他和女儿的中餐。谈起她儿女的成绩时,杨父还是比较欣慰的,毕竟女儿成绩和那,并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当然还有很多他获奖得来的纪念品。老父亲,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表情始终很凝重,可能是生活的负担太重了吧,也可能是现实的无奈和不公。在和老父亲的聊天,我们已经不再是为了核实什么,更多的是去聆听,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人间的辛酸苦辣。我很庆幸,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们还是要离开的,尽管杨父很热情的要我们留下来吃饭。回去还是那条路,不过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难走了,可能是习惯了吧~还是心里想着其他的东西。
共 16 条
哈唔 :
啊?
祈祷能变好一些!
楼主一行辛苦了!
今风 :
此时时间已经比较迟了,而且尹亚萍说她下午三点多要回学校,晚上又有自修。在和他回枣庄的路上,聊了很多,她也开始对我信任了,和我讲起了她为什么到二中,而没有到另一所更好的重点高中的原因,在她的语气中,就是觉得有些不甘心,尤其最后学校仅仅给她200元的补助的时候。而且是她同桌,差一分买进阜阳一中,当然她分数比她要差。的确很多无奈,但是完全体会得出她对求知的渴望,对继续深造的无限憧憬。我不知道能为她姐妹做什么,可能给她姐妹俩买几本参考书,这会对她更有帮助的,毕竟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书的情况下,中考已经取得这么好的分数了,如果有本像样的参考书的会更好。但是她首先不接受我的要求,主要是怕会花太多钱,二来又怕给我增添很多麻烦。其实,买本书也不需要花很多钱的,但是我始终坚持着,她最后还是答应了,时间就选择我回去那天的下午六点多,那时她们也放学。她突然安静了很多,看了看她,明显感觉她眼中有泪花,只是强忍着,没有掉下来而已。就这样,两个人默默的骑了段路。之后,还是聊了好些。这里,她怕自己会比较难融入高中的学习生活,而且枣庄去二中的不多,还有就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城里的孩子交往。这里,她向我透露,她父亲让她读理科,她妹妹读文科,希望2010年分别成为理科和文科状元。我知道,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在她和交往的两个半天里,我可以肯定,至少她俩可以考得很好,如果学业顺利的话,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不会有问题的。到枣庄镇上已经12点稍微些,我们就分手了,我回到陈军老师家,整理了一下昨天和今天早上的资料,已经下午要去的地方。尹亚萍回到家估计要13点左右了。
今风 :
下午两点半才出发的,先是到枣庄小学,向张飞老师拿贫困学生的名单,结果他人也不在,最后一个女的老师把名单给了,不过只有两个孩子。首先去了尹雪雪家,她家没有一个在的,门也锁着。之后就继续东进,直接去程楼小学,走了很久,先东后南,不过这段路虽然非常颠簸,但是还好没有什么泥。但是车子的前面的挡泥板还是很快坏了,我只好用绳子再把它绑住,不过,没过过久又断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要把挡泥板绑在那没有车篮的弹簧小钢柱上,不过,这就解决了问题,主要是那小钢柱有弹性,哈哈。
在去程楼小学的路上碰到一个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我问他,这边哪户人家比较贫困,他很热心也很热情的带我去了几家,后来他告诉我这是牛大庄。我看了三户人家,不过家里都不在,不过后来在路上遇到了两户人家,第一是女主人,对我三缄其口,一个劲的说不知道,我也很无趣的走开了,第二个是大伯,他家有四个儿子,三个在外打工,另外最小的儿子在宿州读职业高中,学机械类的。和这位李伯,聊了很多,不过大部分都不是很清楚了,只是记得李伯是希望儿子早点毕业去工作,所以让他读了职业高中,现在李伯有些后悔,他还是觉得高中更好,更有前途。确实,很多时候生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的选择,生存是第一选择,其次才是发展。
沿着凹凸不平的泥石路,闻着两边玉米的芬香,来到了程楼小学。和枣庄中学不一样,今天这没有上课,除了几个住在学校的老师之外,没有其他人了。想一个女的老师问了一些这边的情况,然后匆忙离开,毕竟她不管这里,也不懂学生的具体情况,但是她还是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热心,淳朴的村民都很愿意为我指路,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程楼小学学生杨家才家。这没有其他人,就一个奶奶在家,孩子也不知道跑那去了。奶奶身体也不好,吃很多药,看样子好象都和肝有关的,此外奶奶的脚也有些问题。根据奶奶和带我过去的几个孩子的了解,杨家才父亲在宁波打工,再加上一点几无收成不好的田地,这也是一家所有的经济来源。家里还有个哥哥和弟弟,哥哥也只有比杨家才大两岁,还需要人照顾着,当然不能打工了,至于弟弟也在这里。妈妈在杨家才2,3岁的时候就弃家而去,再也没回来了。这里的家,还是没有什么区别,可能那样的条件看多了,已经有些麻木了,如果一定要定个标准,比我上次去文成西坑镇那边需要资助孩子家的普通条件还要差很多。
只
...
今风 :
和前面的一样,路永远是个问题,这次车子都是推着的,而且挡泥板里已经塞满了泥土,根本没法前进了,只要停下来,把泥弄弄干净,再继续走。绕过两个池塘,到了那个村上,问了几个村民最后有一个老伯亲自带我过去。他和我说的情况,和我之前了解很吻合。只是我不喜欢这个孩子爸爸,我过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和几个邻居在在玩扑克,就是那种输赢要付钱的,不过,我到了之后,焦亚梅的父亲还是很快的不玩了,他们父女俩都是住在爷爷奶奶家,而妈妈出去宁波打工了,这也是家里经济的唯一来源。父亲身体不大好,据说村民说还是眼睛瞎的,不过我我看不出来。爷爷奶奶家的住房条件在这里算是不错的了,但是这些毕竟是外表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焦亚梅还在上小学一年级,由于没有上幼儿班,刚开始学习有些困难,就上她再上了一年一年级。焦亚梅还是很懂事,不过这个过程中,很少直接让小孩自己来的问题,毕竟有些小。
就这样,把程楼小学的三个学生查了一下。之后去了,牛老庄小学,不过这里路是不是一般的难走,而且也比较远。这里随便说一句,这里很有意思,很多人连隔壁1里的村寨的人也不知道。有时候就是自己村寨的也不是很清楚。这里感谢焦亚梅的爷爷,送我一程,给我指了一条比较近的路,不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难骑车的。前后花了我一个小时,好像还要多找到了一个要找的学生家里,赵三丽。
赵三丽住在郭庄人,今年十周岁,在牛庄小学上五年级。家里仅靠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务农来维持,母亲早年就离家出走。此外家里还有个爷爷。不过去的时候,家里就他父亲一个人,爷爷也不在家,父亲意识都还不错的,可能算是轻微的精神病吧。家里条件除了一辆孩子上学用的自行车外,没有其他像样的东西了,和其他人家的住房一样,零乱的东西四处摆放。根本没有我们城市里所谓的卫生可言。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也没有向学校咨询过,在和她问讯的过程,记得成绩算是良好吧。
出了赵三丽的家,弄不清楚方向,糊里糊涂的找到牛老庄小学。过去向老师咨询了牛铁铸和牛群家的位置,还有成绩。结果反应两个学生成绩都很不错。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找到了牛铁铸家的
牛铁铸,八周岁不到,住在牛老庄前宅,在牛老庄小学上三年级,学习成绩比较好,上学期语文95分,数学78分(据说试卷出得毕竟难)。父亲,在打工的时候从二楼摔下,造成身体瘫痪,我去的时候
...
今风 :
牛群家是离牛铁铸家不远的,是牛铁铸的奶奶亲自带我过去的,牛铁铸的奶奶今年才56岁,不过,从他的面容上,我只会觉得是个75岁左右的老人。毕竟生活给了他们太多的磨砺和辛酸。还有我在访问完牛群家后,车子又由于挡泥板被泥死死赌着,奶奶亲自帮我去泥,这里真心感谢一下牛家奶奶,愿她健康平安!
牛群,不过其户口簿上写的是牛燕群,1996年2月1日生(阳历),牛老庄后宅人。牛老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其母亲病逝,父亲在外打工,靠着叔叔生活,不过该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人也非常上进,在校期间获得过很多次三好学生,问了一些孩子的问题,不过这个孩子反应还是很灵活的。叔叔家,条件也较差,不过这个叔叔房子我觉得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加上很多都是老木结构。其叔叔的生活压力也是很大,仅仅务农为生,由于这边常有洪涝,家里收成也不是很好。
在去牛群家的路上也好,回去也好,这里狗特别凶,虽然枣庄这里大大小小的村里都有很多户人家养狗的。不过此时,已经晚上七点二十左右了。我也只能回去了,明天再开始继续自己走访调查。这里的路上根本不会路灯的,天一黑,村民都呆在家里的,路上也看不清楚。不过总是要回去的,就借着手机微弱的屏灯前行。多少水坑,多少泥坑。路上碰到一个阿姨,她和她儿子刚刚卖毛豆回来,她用着大号的手电送了我很长的一段路。她这里向我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以外,还讲述了她侄子马之洋的故事,故事在第二天在童庄小学马老师那得到了证实。
马之洋,一个极其优异的,很有天赋的学生,成绩班级第一不用说,而且成绩都是接近满分的,最近一次在校的成绩是数学100,语文97(两个成绩可能弄反了,反正是一个100,一个97)。但是现在已经退学在家,即使老师怎么让他去上学也不愿意去,这个孩子患有肿瘤,还是恶性的。以前在阜阳肿瘤医院住过一段时间,但是终究没钱可治了,只好回家养着,吃着药,家里已经欠下一屁股的债,更不用说上学了。才上小学六年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是连最好太匆忙了,连他家里(家住马寨)也没有去过。
最后,我想阿姨道别了,毕竟陈老师很担心我。在回去的路上,车子在一个泥坑里摔下了,后果当然是一身泥了,不过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几十的人们都没有说过什么,就是这么艰苦条件下,随时可能面临失学的学生都没有说过这路不好走,也从来没有抱
...
182575卖衣 :
楼主辛苦了。。。。。。。。。。
梦飞扬 :
关于那个马之洋,成绩很好却患有恶性肿瘤的同学我们能不能重点关注下啊?具体是什么情况?有治愈的希望吗?
今风 :
如果需要,现在只能托付 陈军老师去调查了,他也乐意去做。
而且那边的贫困学生的数目(这里也仅仅指成绩不错,或者有上进心的)很多,比我所提供的51个要多好些,接下来的工作,陈军老师会慢慢的调查的。
我那时在枣庄的时间只有四天,太短了。根本没时间去看~~
相信,马之洋会好运的~
Bless~
97 :
看不下去了,倒不是文章太长,而是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不知说什么好,很不好受!
今风 :
没法阿,其实那边需要帮助的远不止这些~
四天毕竟太匆忙了~ 如果要把整个枣庄镇全部调查完需要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