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枣庄贫困学生调查—第三天part1
今风
2007-09-16 0:53:52
595次浏览
共 9 条评论
故事的主题是那些渴望学习,而家里又有困难的学生。所以下面也就以他们的故事为主题把我第三,第四天的故事记录下来。一大早先去了枣庄小学,金校长和张飞老师(非常热情,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师)给我介绍了几个成绩好,而且上进学习的学生。这也是我第二次去枣庄小学了,昨天去了没有见到张飞老师,不过可以感到张老师还很忙的,学生的事情一大堆,尤其是又是在开学初。在枣庄小学,张老师和金校长只是给我介绍了3个学生,其中尹雪雪就是昨天去了家人都不在的那学生。这次也算是和这学生见了次面,拍了个照而已。
尹豫明及其父亲的故事:金校长带我和陈军老师去找尹豫明的爸爸,就在枣庄镇那个十字路口找了到他。我见到尹父的时候,他正在笑嘻嘻的卖光盘,光盘都是放在那个小小的轮椅车上,没有腿,而且其中一只腿都截肢到盘髋骨处,另外一只腿也是超高部位截肢。而且右手只剩下上手臂,只有左手是好的,这也是他开始新的生活的一切肢体支柱。在和尹父的聊天过程中,他没有屈服于眼前的困难,反而是放开心胸去面对。“放得下”是尹父说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在他那自然流露的笑容里,我只能沉默的听着,我不知道该以怎么的方式去追寻他以前的故事。尹父说,他不能自暴自弃,不能给儿子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唯一能做的是让儿子没有更多的负担,并树立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儿子好好学。而且尹父他自己也有个心愿,就是好好学习电脑,用他仅有的左手,但是没有电脑可用。尹父说,他从刚开始的需要比人帮忙,到后来自己慢慢的能料理所有的生活,包括自己一个人下那小三轮车,以及穿衣服,吃饭等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他说最初大便的时候,需要镜子就要照,而且不会下车解决。确实,一个只剩下左手的37岁的男人,他志和心都不言败,在他那淡淡而又自然的微笑中,我有些触动,差点掉眼泪。尹父他曾在杭州打过工,在原来的杭州大学住过,他对杭州的印象也非常好,现在除了国家一年850元的补贴外,自己依然靠自己的力量去养活自己。他还要想去感化另外一个下身瘫痪的人,不能那么悲观的去面对生活,不要自暴自弃。我想,尹父也是他儿子的动力所在,一个最好的榜样!相信,这个孩子也会有父亲的乐观和刚毅,会用其努力闯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康庄大道!
尹豫明家里还有个年迈的奶奶,不过也没有闲着,而是和他儿子一样,做这小生意。
童庄职中:刚开始,陈军老师要我去童庄职中,我是有点不大愿意去的,毕竟在对我来说,中小生远比职中的孩子更需要资助。由于和陈军老师交流不大方便,当我到了童庄职中,才发现这不是职中,而是一个初中和小学的混合学校。而且,这里也考虑到附近的孩子上学不方便,所以就把这里改造成附近初中和小学的学校。马庄,新刘庄,刘营,东张庄,西张庄,传庄,张孔庄等都在这边上学。这里学习条件是很困难。在童庄职中,统计一些学生的情况,除了让老师稍微介绍学生的情况外,和老师介绍过来的学生,每个见了次面,面对面聊了聊,不过这里的孩子,多的是感动,记得张恒和张静文的眼泪是那么让人触动,我知道,这是感激的眼泪,是对知识渴望,对大学渴望的眼泪,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希望他们能珍惜这上天给予的磨炼,并最后走出枣庄,走出阜阳,让自己重生!
在童庄职中一直待到将近11点,我们就直接前往刘营,看望那些的几个学生。路还是很难走。路上,看着陈军老师骑车摔到的样子,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这比起来这些孩子的以后要走的路来说,算得了什么呢?!一路泥泞,一路的微笑。到了刘营。首先去了,刘伟东家。
共 9 条
蔚蓝天空 :
那流露无辜、可望的眼神和一张张稚嫩的脸宠在脑海浮现,
我们能做点什么就去做吧
今风 :
刘伟东的故事:其实说是刘伟东的家,还不如说是他爷爷奶奶的家。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一个家了,以前身为公安的父亲在执行公务时,英勇就义,之后母亲也弃家而出,留下小伟东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作为烈士之子,现9周岁的刘伟东很懂事,而且也很有灵性。他和爷爷奶奶都相互照顾,而且成绩也很优秀,两个班级92人,成绩排在班级第一,两个班排在7位吧。奶奶和爷爷都是73,74岁高龄的老人了,而且老位老人身体也很不好,爷爷有高血压,奶奶眼睛也有点不大好使,而脚也有些疾,同时奶奶是住在屋外的一个小棚里,条件相当艰苦,更让人心寒的是,那小棚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在刘营还有两户人家张恒,刘甜甜,另外我问刘伟东,是否还有比较困难的家,最后他带我去了刘士成家,前面两户人家也是刘伟东给我带路的,不过唯一可喜的比较近。
张恒的故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这个孩子,至少他在我脑海中印象是深刻的。两次悄然掉泪,加上有时童庄职中老师重点推荐的学生。张恒是1998年的农历8月14出生的,家里只有一个爷爷和在上初二的姐姐。爸爸死于疾病,而妈妈也改嫁了。第一次听到张恒这个名字是马玉超老师提到的,五年级班级成绩第一,而且家里条件也非常困难。第一次让我记住这个孩子,是我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忍不住眼眶湿润了,掉下了眼泪。眼泪,充满了感恩,也说明张恒对自己学习的渴望,尤其是希望自己有个很好的将来,来报答年迈的爷爷还有那些关心他的热心人。老师也说,这个孩子很上进,头脑很灵活,这其实在和他聊天过程就已经得到证实了。到了张恒家里,发现他正在用些不知道什么东西,往手上,脚上一个小伤口摩。虽然很多奖状,但是却被他弄得花花的,一看小孩就比较调皮~。稍微和他聊了几句关于他和还有他爷爷的,小孩又忍不住湿润了双眼,不过有些不好意思,转过身跑到另外一边去了。
刘甜甜的故事:93年农历8月生的甜甜,和我姑姑的儿子一边大,也在童庄职中上初一。甜甜都是一个人在家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而爸爸也在芜湖打工,在那边当了人家的女婿就不要枣庄这个家了,扔下甜甜一个人在家,尽管甜甜还有三个哥哥,但是都在宁波打工,而且年龄也都偏小。这边只剩下甜甜一个人照顾自己。我去她家里的时候,家里没有人,门关着,门旁的墙上写着“刘甜甜之家”!据老师介绍,这个还是还是比较上进的,成
...
今风 :
刘士成的故事: 没有在学校和老师了解过刘士成,见到他也只是在他家里。在和他还有奶奶想出的10+分钟内,刘士成话始终不多,家里还有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在王庄初中上六年级,姐姐程倩倩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而且刘士成成绩中等吧,他说自己上学期数学考了91,但是语文只有60+分。家里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只剩下爷爷和奶奶,不过在和奶奶的交流过程,发现奶奶比较功利,喜欢夸大一些事实,不过刘士成只是沉默着,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也是很坦诚,家也住在伯伯还不知道叔叔家(没记清楚)。不过奶奶和爷爷的身子还是有些不大好。最后说一下:刘士成1995年9月初7出生。
之后,和陈军老师前往马寨,寻找两个人,一个是马玉康,也是童庄职中马玉超老师推荐的,另外个就是前面说过的马之洋,不过最后到了马寨还是没有去找马之洋,也不知道当时出了些什么事情。
马玉康的故事:虽然是童庄职中推荐的,但是现在已经在枣庄中学上初一了。根据童庄职中那边的意见的,这个孩子还是很优秀的。在访问马玉康家时,是一个小学生带我们过去的,马玉康的奶奶正在马寨小学摆个很小很小摊,每次成交额就几毛钱,有的甚至以二毛。奶奶今年已经86岁了,她也是马玉康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了,爸爸很早就已经过世了,妈妈也弃家而去。至于马玉康本人,我是在枣庄的最一天去枣庄中学找了他一次,稍微问了些情况,拍了个照。不过,这个孩子还是有点儿内敛的。由于奶奶也做点小生意,家里东西也摆的比较乱~,除了个冰柜,和其他家都一样,都是我们所说的不适合居住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