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枣庄贫困学生调查—第四天
今风
2007-10-05 18:59:02
543次浏览
共 6 条评论
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原先想给枣庄小学的老师拍个集体照,后来取消,起来之后就直接昨天的走访,走昨晚回来的路,经过西张庄和东张庄,问了几个大婶,走过一段泥路,再走些,到了张孔庄。
其实,路还是一样的难走,这里的人们还是一样的热情,他们都很愿意为我指路。张孔庄,离东张庄还不是太远,中间就隔着赵庄还有一段泥田路。张扬家就在这泥路的末端,也是我去的张孔庄的开头。
张扬的故事:我问了张扬家隔壁的师傅才知道,她家的。家里也就只有一个爷爷在,爷爷患有脑血痊,同时也瘫痪在床上。家里也就前面的孩子差不多一样,多的一些救济粮。一间小小的土砖房,摆满了杂乱的东西,有农具,有衣物,更有以前发的救济粮。张爷爷的床也很乱,床头放了些药,都是我们很普通的那些必备药,不过丢他的病来说,最多也是起到心理作用。去的时候,张扬的奶奶和父母都不在,不过从爷爷那了解到,他老伴的确是有些神经病,而且张扬的父母也去田里干农活去了。家里条件很不好,这个救济粮还是很早以前的,因为到到洪涝的灾害,去年和前年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家里住房条件也很不好,不过这这些房子,我总觉得有倒塌的危险。从爷爷的床可以看得出来,他基本上都是躺着的,而且很久很久了。枕头被子都比较黑,有些明显的气味。在和爷爷交谈过程,可以发现他们家以前受过政府资助的,而且他充满着感激。我临走前,紧紧握着我的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那种双手很有力的握着。张扬,在学校成绩虽然不是太突出,或者说是中等吧,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这个孩子可以学得更好,毕竟他还是很渴望学习的。
离开张孔庄,走了很长很长的泥田路,车子也因为泥路而罢走2,3次了。不过最后还是到了传庄。尹秀家就在这里。
尹秀的故事:其实前一天在童庄职中见到尹秀除了感激这个学生比较成熟之外,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当然,那天晚上访问张静文和张梅梅家的时候,张梅梅问我,没有去过尹秀家看过,最后看来,这个孩子情况也是比较特殊的。能找到尹秀家,是靠桥头一群闲聊的妇女帮我找的,不过开始她们问了很多事情,包括我哪里来的,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到尹秀家,不过就这样,我被这群妇女质问了15分钟左右,看得出来她们非常小心,听得出来,好像和尹秀的母亲关系。最后在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带我去了尹秀家。不过尹秀不在家,除了能看到院子里有些种的菜,就没有其他的了,毕竟家门也上了锁。我可能是这样的房子看得多了,人也有些麻木了,拍了个照片,就直接走了。在桥头那,又被那些妇女质问了好久,尤其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奶奶。她说话语气也比较强烈,有些不大愿意我来的感觉,我觉得很没趣,我不知道是这个尹秀到底有什么问题。后来,又去了趟童庄职中,让马玉超老师把尹秀找过来。不过,后来问了问情况,尹秀说,她下个礼拜要去回河北妈妈那。毕竟,现在她就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里生活着,学费也是靠一个30+的哥哥打工的资助的,不过哥哥自己打工的1400也只是勉强维持自己那个家,很多时候还不够用,还要给自己的孩子上学,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艰难的很。其实,这里我也让尹秀回去上课了,毕竟她要回妈妈那,离开枣庄,离开这里的学校。我也只能祝他今后一切顺利。有意思的是,刚才那个带我去尹秀家的村民也过来了,还带了个人,来童庄职中来找老师,从后来的对话中,发现原来,他们怕我市她妈妈那便派人过来,像把孩子弄走,而且这里还关系到尹秀哥哥的事情,毕竟站在村民她们的角度来看,也是替尹秀负责,刚才的一切也豁然明白。不过,这些事情也不是我要做的,顺便向她们表示感谢。这里要提的是,尹秀的爸爸早已经过世,而且64岁的妈妈也回老家河北了,哥哥在常州打工,艰难的维持着他自己的家,这么多年尹秀也只能自己一个人照顾自己的。
共 6 条
今风 :
离开童庄职中,继续自己的家访。下一个就是新刘庄的刘姣姣。
随便说一下,在去新刘庄的路上,看到牛车载人,感觉很熟悉,也很遥远,以前只有在电视里才有的,今天看起来却没有一点好奇,或许是以前电视和电影让我对这些场景已经不感冒了。可能对于很多贫困的学生和地区也一样,媒体的翻天覆地,让我们已经对这些没有了最初的那种感觉了,尽管亲自去肯定会有些感触,但是这已经是免疫过的,也不是我们最本能的反应了,当然当你在这里待上几天,看来看起都一个样的时候,你也会有些麻烦,毕竟这里都是一样的穷,穷得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当然有时,这边条件稍微好些,我们会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当然尤其是家里有个人在外面打工,我们都会觉得他家条件不错,不否真的需要资助?殊不知,这背后是太多的无奈,太多悲伤。
刘姣姣的故事:在童庄职中的时候,老师都说姣姣很懂事,成绩也很不错,家里比较困难。刘姣姣一家务农,父亲也因为常年操劳而又脊椎病,没有妈妈了,此外家里还有个80岁的爷爷和74岁的奶奶,在家里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但是精神状态不错。在刘姣姣家还发现家里放了些捕鱼用的网,看得出来,父亲还是补些鱼的。家里墙壁上还贴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没有在刘家待多久,就走了,留下两个爷爷和奶奶在屋门口目送的神情。刘父说要送我一程,毕竟这的狗会咬人,不过我谢绝了,从另外个方向离开。
离开刘庄,我就就直接去了马庄,这里还有两个孩子要访问。
王凯的故事:父亲有心肌梗塞,母亲特别消瘦患有肺结核,妹妹王梦宁在读二年级,学习一般,奶奶68岁,有心肌梗赛,以前挂过七天七夜的氧气,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奶奶还是有些感慨。家里同样放着些鱼具,可能也是在这臭水沟中弄点鱼吧。住房条件一般,奶奶所住的是危房,房子都是泥加稻草,而且那个小小的屋子有点儿像小毛房,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在王家,父母拿出一叠被弄着褶皱不堪的奖状,看得出来,这个孩子还是很上进的,至少学习还是很好的。
王平平的故事:记得在童庄职中看到她的时候觉得有些特别,因为她的娇小和瘦弱让我感觉不大她已经是小学四年级了。在我面前,王平平还是有些拘束的,不过也看得出来,平时也是很听老师的话,上课也会很认真的。事实上,王平平的成绩也很好的,在两个100多号人的班里名列第五位。王平平现
...
今风 :
在离开王庄的路上,碰到马建华的奶奶,她和我说起她家的故事,由于不在原来的计划之内,我只好先去一下童庄职中,去那边核实一下,毕竟巧合的时候正好赶上下课,勉强碰到那个孩子。马玉超老师对他的事情不大清楚,后来也是一个马庄的老师,和我稍微讲了一下他们家的情况,还是和马建华的奶奶所说的一样。
马建华的故事:他家里就一个奶奶和父亲。父亲身患重病,好像是肾肥大,最后弄得整个腰部都肥大,吃了很多药,挂了很多水,不过最后好了些,至少我去马建华家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他父亲的病状了,只是他躺在床上看电视,40岁不大的一个青年。中午奶奶,买了些青椒,豆总共1块多钱,这也是一家三人的中饭了。稍微看了看聊聊,也就走离开了。最后再说明一点,就是我是马建华到我去他家的,这个孩子对外人还是比较拘谨的,成绩也不是很突出。
此时,也12:30多了,也完成了童庄职中给我的所有贫困学生的家访,情况和老师所提供一致。这里,我也回去了。下午在上课的时候还要去王庄中学拿贫困生名单,再和一些孩子聊聊,16:30左右还要回去。
王庄初中,再次见到几个老师。这里给我的贫困生很多,我就第一天走访蒋冬燕和杨丹之外,其他的就没有走访过了,很多资料都是根据老师和学生本人的介绍所记录下来的。这里,我每次问他们家里有什么人,父母都在做什么的时候,心里都不是滋味,毕竟几天下来,这里很多孩子都是没有父母的。我不知道,怎么去说,只有默默地祝福这里所有孩子。当然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我提供的孩子名单只是一部份,是我见过面的,从学生本人和老师那里了解过情况的学生。其他的一些就没有提交上去了。这里,前后弄了2个小时左右,总共10+个学生,也算是快餐了。
最后,带沉甸甸的记录和复杂的心情离开枣庄,离开阜阳。
最后,在这里,再一次感谢温州182义工协会的支持和提供的帮助,感谢陈军老师在这几天给我的方便和关照,愿这里的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能飞多远就飞多远。Bless~
博艾ang :
辛苦你拉。。。還寫這么多文章。難得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