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7 学生探访工作
holmesforever
2007-10-28 11:14:24
528次浏览
共 7 条评论
探访参加人员和探访路线:
1.五尺 – 东皋 - 枫林下港 - 枫林金山头村
黑车: Tony + 李雅,摇摇,大漠,南克,朱老师
2.鹤盛县
白车:看海去和朋友+三小孩 谢修贤老师。
3.花旦
红车:温醉蟹+两朋友。追追追,朱老师。
路线1 简述:
早上,三辆车在松台广场出发。首先来到了永嘉,接到了朱老师1。朱老师给了我们三条线的探访建议。问题一出现了,多了一位老师。摇摇同学经过考虑,合理分配了大家的位置。黑车后面坐了4个人。
8点30左右,车子来到朱老师2的地点。车子内的人按路线安排了相应的人和老师。
9点左右,黑车到达五尺乡,来到了五尺中学,2 x 200元,分别分到了两个初三的小孩子的手上。另外2 x 200元交到了教导处主任,团委书记手上,让其转交这400元。
经过不止18弯的山路,我们非常艰难的来到了五尺乡旁边山顶上的小村子。一共有5家小孩子。但是只有2个小孩在家,一个6年级的小女孩,一个读初中的男孩子。小女孩很乖,很有礼貌,回答问题时,思路也很清晰。
结束后,来到东皋。同样,很多小孩子不在家,主要了解一下家长,和家庭状况。发现另一个问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都还有劳动能力。(结对孩子标准问题,将在下文讨论)发现东皋村的总体条件不是特别的差。
为了抓紧时间,来到了枫林下港和枫林金山头村,这里的孩子主要的问题就是,父亲亡故,母亲出走,或者改嫁。确实是需要帮助的那种。
16:30左右,探访结束。
总结:
好的方面:
1.人员分配,分工明确。
合理的人员分配使得每条线都有1、2个有探访经验的同学参加。合理安排老师。
专人负责照片,记录,询问,发糖。
2.在探访的过程中,发挥了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同学们没有对这么长的路程有任何的抱怨。没有对午餐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满。
3.及时沟通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根据时间,即使调整探访的进程。
在找不到学生的情况下,把生活费转交给老师。意外多处一位老师。
改进的方面:
探访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家庭情况在名单中不够明确。
在见到老师之前,对名单上的学生的家庭初步情况不了解。发现学生家庭状况差距较大。
有双亲不在的,同时也有双亲都具备劳动能力的。
在准备过程中增加和老师的沟通,提早拿到家庭状况比较详细的资料。
2.学生不在家,难以面对面沟通。
在去探访的前一天练习当地政府的负责人,通知学生在家等候。(最好在每个村能找到一个联系人。)
3.学生们的家比较分散,难以在短时间全部探访。
重点学生探访。设立重点学生的评定标准。
建议:
改变全面探访到重点探访:
1.在探访前,从老师那里获得尽量多的关于孩子家庭的信息。
2.设定标准。
3.重点探访5-10个孩子每个地区(两队人,每队5人)
4.结果:确定之前信息属实,确定名单。(减少相对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的走访)
关于选择标准:
1.助学对象的前提:特困户。
2.无双亲优先考虑
3.家庭收入(以当地最低收入作为基数,算百分比)
4.学习情况(同等条件下,学习成绩所谓参考)
5.(选择标准可以大家一起讨论)
关于选择标准希望大家考虑以上建议,能给出更多的建议。然后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标准化操作work out出来。
共 7 条
holmesforever :
182575卖衣, 你好, 非常感谢你看了这个贴,并提出问题, 能不能把你看不清楚的地方告诉我,我可以仔细解释给你。
还有,我非常希望大家能给出一些建议,而不是单纯的顶贴子。呵呵。:)
摇摇 :
这次处到的老师都比较负责,老师也辛苦了。(那个政教处主任刚好是隔壁班的校友,所以放心将钱交给他转交给孩子)
谁让你动跑西跑啊,不然你可以参加助学组的,他们讨论的时候你也就可以参加啦。帖子里有时很难讨论~~~
动作好快,我居然现在才上来看,辛苦啦~~~
holmesforever :
我也没办法啊。只能东跑西跑。
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回去如果你们刚好有讨论的话,记得叫上我啊。
虽然我在外面,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话,一定要和我说啊。
b.rg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