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
  • 助学
  • 助老
  • 其他
鐖卞績鍔╁
11月8日成人导读报告
那时花开1227   2008-11-10 15:12:12   501次浏览 共 7 条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8日

参加人员:2006 (182727); 流氓律师 (182702); 木头(182613); 那时花开1227(182081025); PJC (182777); 蓝兰 (182081015)小叶 (还没有编号)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我第一次参加导读学会的,说是导读,但过去的时候,孩子们学的这个,很惭愧,我也不会,便跟着孩子们一起读。虽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读着却很有韵味。感慨中国古老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晚上回家马上上网查了一下是什么意思,从没这么认真过啊~~~!

       在导读课间休息的时候,在小院里走了走,看到几个行动不便的人在修车,认真的表情、灵活的动作,参加导读小朋友灿烂的笑容,一扫今天阴冷的天气,让人心里暖暖的。

       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一点点小事,郁闷一整天,觉得世界对自己是最不好的,从没发觉能健康地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想起一段话: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导读建议:

 

    1、让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读效果很好,建议也可以分小组读

    2、有两个大点的孩子,纪律不是很好,来上课的精神也不好,虽说是班长和组长,但个人觉得还不如几个小的自觉。

 

(第一次写报告,请大家多指教~~~ ,很久没用中文写东西了 , 汗~~~!)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0 15:14:02编辑过][/color][/align]

我是 验证码:  

共 7 条

阿兜 :

是海归吧????呵呵

2008-11-10 22:17:11

那时花开1227 :

大家想象真丰富啊 ,呵呵 学英语的而已~~

2008-11-11 9:54:52

博艾ang :

不错啊。。。。。。。

2008-11-13 9:36:32

chrissky2006 :

纠正一个错误,呵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见”通“现”,但是我本着严谨的态度还是要指出来的,不要见怪啊。 有位学者说:“几十年来流行着一种理论———‘汉字不科学’、‘老式的语言教学是死记硬背,损伤儿童的脑筋’等等,这种理论流行的结果是教员讲课越来越细,学生识字越来越少。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一直到硕士生、博士生的语言程度越来越低。” 此言不虚。看来提高基本教育,主要在语文教学。那位学者还断言,思维能力决定于少年时代的语言训练,基础差往往在于小学、中学的语言没有过关。由此我想到自己少年时代在母亲的指点下背诵过古文古诗的受惠,一直铭记着老一辈的教诲:“人生最可贵的是‘记诵之年’,多读多背,久后自然贯通。”如今我还能流畅地背出来一些唐诗及学校里学过的古文,我的语言基础就是这样打下来的。 是的,方块汉字不表音,比较难认,但也有其无比的长处———说它是哑巴文字,可却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一字四声,形成一板一眼,背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富有音乐性。所以有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前的莘莘学子读书识字就从背诵开始,通过背诵而摸索到学习的途径:骈四俪六,不失为锦心绣口,乐在其中。 从方块汉字的特点着眼,青少年读书识字学文化,适当地背诵一点东西,还是必要的。莫说中小学生,即使对初涉于笔耕的人,背诵一些值得记诵的名篇,肯定会有助于语言程度的提高。老前辈吴晗教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议青年新闻记者至少能背下30篇古文。不是说古文一定都好,只因现今为人们认可的优秀篇章,是经过前人不断筛选得以留存下来的精华,是经得起推敲的鲜明简练之作。比如汉武帝那篇“武帝求贤诏”,一共不到百字,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求贤若渴”的印象,是古文简练的典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以短短的篇幅畅诉情怀,语言流洒,音节和谐。背诵这种美文,既是一种享受,更是一堂很见功效的语言课。我自己在读大学时遵循吴晗教授之嘱练过背功,对后来的写作实践留下烙印,功德无量。总之,不管干什么,熟能生巧,读书识字又何独不然?我们知道,从前有些学者文人,无不经过勤学苦背的。博闻常有赖于强记,练点“背功”,其功还不仅在背诵某些名篇,而且能训练一个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因为 ...

2008-11-14 16:32:39

唯尉 :

是阿是阿,没什么别没健康,有什么别有病。满足过得去就行阿。

2008-11-10 18:42:20

PJC :

"孩子们学的这个,很惭愧,我也不会",在最近的两次导读报告中,我都看到了类似的句子。 其实,这些参加导读的义工基本都不太懂,甚至说,现代人也基本都不懂 开始的时候,我也认为,导读应该给孩子们讲解含义,但现在看来,讲解是多余的, 导读,就是引导孩子去读书,快乐的读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如果有一天能够想起书里还有一句有用的话,就很不错了。 对于孩子,学校的教育已经够多,没有必要再给他们增加一个负担, 只要充分调动读书的热情,开心的读书就好了。 读书,是快乐的。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2 8:20:35编辑过][/color][/align]

2008-11-11 21:38:33

那时花开1227 :

今天知道,小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但理解能力不好,所以只要让他们多背,不用担心能不能看懂。背了,他以后才有东西吐出来,像牛的反刍一样。 有input才有 output !

2008-12-04 19:49:39

关于182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更新日志
   E-mail:web#182yg.org (请将#改为@)  联系电话:18267801590
法律顾问: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浮生
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 2025 www.182y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76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