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到福利院的时候还不到18点,一进学习室,许茹芯就跑过来拉我,并在她的本子上写下了我的姓名,这孩子可真有心!她还在本子上问我是否记得她的名字,我当然记得,可我忘了她的姓是言午“许”还是双人余的“徐”,我担心写错了会伤孩子的心,于是就写了“茹芯”二字,她很高兴,又在“茹芯”前加了“许”,我有点汗颜,这回可得好好记住了!
接着我就开始和茹芯一起做语文作业,我让她自己会的先做,不会的再教她,她很听话。这时后桌的一个小女孩拿着数学题过来拉我(后来知道她叫朱朝美),于是我就在这两个聋哑孩子之间穿梭,还真有点手忙脚乱。
不一会儿,上周三辅导过的小佳青进来了,只见他在教室里团团乱转,我问他作业做好了没有,他说作业本不见了。真是的,娶新娘子居然把新娘子给娶丢了!后来,他向我招招手说:“过来。”我过去一看,原来他已经把作业本找到了,要我辅导他。他说:“姐姐,你这是第二次了噢。”真亏他还记得牢。我说:“你是不是想我多来几次啊?”他说:“那你明天来不来啊?”我说:“你想我来我就来。”他说:“想。”我想我就是再忙,也不能让他失望,于是一口答应:“阿姨明天一定来。”我想我当他阿姨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见佳青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巧克力,递给我:“这颗糖给你吃,很甜的。”这么小不丁点,居然还懂得讨人欢心!我说:“阿姨刚吃过晚饭,不饿,你留着自己吃吧。”他说:“这吃不饱的,我还有。”我说:“那你就送给茹芯姐姐吃吧,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要不就你一个人知道这糖好吃,那有什么意思!”他毫不犹豫地把糖递给同桌的茹芯,孺子可教也。
这时,又来了好几位GG和MM,有一位MM辅导茹芯,还有一位GG辅导朝美(今天在网上看到他的随笔才知道他就是“三番”)。于是我就专心辅导佳青。
佳青很调皮,老是一边做作业一边嘴巴里嚼个没停,这样读书哪能专心呢?于是我告诉他,做作业的时候不能吃东西,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做作业,并同意让他每做好一项作业就休息三分钟,专门吃东西。这一招看来有点效果,他做作业的速度快了许多。休息的时候,他一边往嘴巴里塞糖果和核桃仁,一边还不停地问我要不要吃,还拿出一颗青枣给我,我让他留着自己吃,他说:“那我送给那位姐姐吃好吗?”他指的是另一位义工MM(后来知道她就是“要下雨了”),他这么热情好客,当然是值得鼓励的。后来我们发现这颗青枣已经烂了,我们告诉佳青,送别人的东西要挑好的送,不好的要留给自己,这是礼节。他似懂非懂。
19点多,大部分孩子都已做好了作业,佳青还剩下一篇课文需要背诵,“要下雨了”看我有点吃不消的样子,就主动请缨坐镇辅导。于是我就去跟茹芯学手语,茹芯很开心,这回轮到她当老师了,她教得很认真,我学了“我要学手语”、“你叫什么名字?”、“你好”、“吃饭”、“谢谢”、“读书”,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我还真有点笨手笨脚,平时还自以为很聪明呢,真是夜郎自大了!
过了半个小时,佳青还是心猿意马,连课文都读不熟,更不要说背诵了。我又熬不住跑过去,要和他比赛看谁背得快。我看了两三遍就能背了,可他读了一个多小时还背不下来,我想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不能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再加上男孩子的心比较散,作业还没做好就老想着玩。本来对健康家庭的孩子,我们可以好好地解释,但对孤儿又不一样了,比如说“师长”,我们可以说“老师和长辈”,但“父母”呢?你忍心说“爸爸和妈妈”吗?当我念到“尊师长,懂礼貌”时,佳青的小手不知怎的在我的脸上拍了一下,“啪”的一声还挺清脆,我呆住了。
这辈子,我就挨过我爸一巴掌。那是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我爸都要把当天老师教的生字报听写让我写。有一次我有一个字写不出来,我爸一巴掌把我刮得七荤八素。从那以后一直到三年级,我每门功课都是100分,直到长大以后读书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这一巴掌的教训象烙印一样深刻在我心里。
我板着脸对佳青说:“阿姨是你的长辈,你要懂得尊敬,要不以后你就没人疼了!”看我严肃的样子,他有点不知所措,我又于心不忍了。我想他也是无心之过,太过责备容易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我马上又把话题转入课本中。这下子,他专心多了。到21点半的时候,他终于把这篇课文象挤牙膏一样地背下来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临走的时候,我嘱咐他:“晚上睡觉前再回想一遍,明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再背一遍,可不要睡一觉就把什么都睡丢了。”他连连点头。我还说我明天还来。
我想,我们去孤儿院,不仅仅是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如果他们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怎样对待他们?希望我们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能让他们的亲情失而复得,使他们在182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