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
  • 助学
  • 助老
  • 其他
娲诲姩鎶ュ悕
[转帖]两名女童的遭遇
原野暮色   2006-03-12 11:39:10   1546次浏览 共 9 条评论

这一案件再次提醒人们,对农村儿童受性侵害情况应有足够的警惕
2006年03月12日

http://www.wzdsb.com.cn/img/2006-03/12/xin_b46812c7b1b411da84f30050ba6370ba.jpg



这是一起发生在我市偏远山村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平均年龄70岁的4名老汉,先后蹂躏了一对才上小学的姐妹。案情真相大白之后,两个刚跳出火坑的小女孩不料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身体上的摧残导致她们患上了妇科疾病,急需治疗,世俗的压力使她们不敢上学、不愿见人,嫌疑人家属见了她们就打骂……小小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她们该如何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

  

  上学迟到爆出强奸案

  “小英(化名)怎么还没有来上课?”1月13日下午,第一节课已经过了一半,但小英的座位还是空着。小英所在小学的校长、任课老师有点纳闷:家里到学校就十几分钟路程,怎么会迟到这么久?

  “同学们,谁知道小英去哪里了吗?”然而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都低着头沉默不语,教室里显得异样得安静。

  “老师,我们不敢说。”一个小男孩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吞吞吐吐。

  “是偷了别人东西不敢来上学吗?”老师的心里直打鼓。

  “比这个更严重,放寒假的时候,我常常看到她和她妹妹被一些老头带走干坏事。”小学生口中的“干坏事”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位老师觉得事态很严重,她立刻去隔壁班看小英的妹妹小云(化名),结果发现小云也没有来上学。正当老师们心急火燎地准备外出寻找时,姐妹俩两眼通红地来到教室门口,一脸木讷的样子。校长随即把两人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询问她们迟到的原因,但她们什么也不肯多讲,只是一个劲地小声嘀咕:“他们不让我们说,说了会打死我们的!”

  为了把事情弄个清楚,老师把小女孩领到她们的家里,想让她们的外公外婆做思想工作。最后,在老师和家人的耐心劝说下,小姐妹突然“哇”地哭了出来,从姐妹俩断断续续的哭诉中,老师了解到:原来在中午上学的途中,姐妹俩被邻村的一个老汉强行拉到树林里强奸了。令人震惊的是,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止这一次。小英说,从2004年开始,已经有4个老汉多次强奸了她和妹妹。

  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马上着手调查,迅速将涉嫌强奸的老头抓捕归案,近日4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办案民警介绍,小英今年12岁,妹妹小云11岁,在同一所小学里上学,她们父母离异,母亲外出打工多年,跟随外公外婆生活。

  

  身世凄惨身心俱损

  在县公安局采访后,记者近日特地去探望了小英姐妹。

  这是一个小山村,小英的家就位于离山脚不远的山坳里。看到陌生人过来,姐妹俩躲在外公后面不敢言语。小英看上去有些消瘦,眼睛大大的。小云看到我们似乎显得很害怕,歪着头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我们。房子很小,凌乱地堆放着各种杂物,厨房是用塑料布和木棍搭建的,里面只有一个柴火灶台,雨点打在塑料棚布上,啪啪作响。厨房的隔壁是卧室,两张床紧紧挨在一起,屋里显得拥挤、潮湿、阴暗。小英瘫痪在床的外婆因为病痛的折磨,脸色枯黄干瘦,眼窝深陷,稀疏的花白头发像枯草一样。

  “其实,我和她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的话让我们有些吃惊,原来小英的母亲是抱养的,父亲是上门女婿。此前,在小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她们判给母亲抚养。可她们从小并没有享受到母爱,因为母亲离婚后就外出打工,再也没有回家照顾她们。

  “是我拉扯她们长大的,谁知道现在两个孩子却遭了这种罪!”军人出身的外公老泪纵横,把姐妹俩紧紧搂在怀里,直怪自己老了没用,没能看好她们。

  “虽然那几个禽兽抓住了,可她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孩子们几乎整天呆在家里不敢下山,更不敢去学校上学。“大外孙女直喊下身痛,还尿血,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白天在坟地读书

  当天下午,天空有点放晴,姐妹俩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而是拿起书本就往房子边上的坟地跑。这学期开始后,她们就没有继续上学了。为了不让孩子拉下功课,外公到学校就把新课本领回了家。由于白天家里光线不好,平时她们大多呆在坟地上看书。

  “为什么不去上学,是学校不让你们读了吗?”记者问。

  “我到学校去的话,同学们会嘲笑我。”小云显得很委屈,“她们都不愿意和我做朋友了。”

  “我们一下山,山下的人都会围拢来看。”小英的语气很是疑惑,她从人们异样的眼神里感觉到不安和难受。

  小云的作业本上有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我的脾气是很好的……别人每次都有奖,可我

  都没有,这个学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每次都要有奖。”可开学已近一个月了,她拉下的功课还能跟上吗?

  对于姐妹俩上学的事,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将尽力劝她们回来上学,如果真不行的话,就建议她们转学。但转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转到哪里?哪个学校会接受?谁来监护她们?提起这些,她们的外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嫌疑人家属打骂她们

  在村里的路上,我们不时地看到这样的标语:“关爱女孩,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关爱女孩成长,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可是,像小英两姐妹这样的女孩为什么就缺乏了关爱,并且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监护?

  今年春节,对孩子们来说只剩痛苦的记忆。本来以为多年没有见面的妈妈回家了,她们能得到她的安抚,但母亲带给她们的是几顿暴打。“妈妈死命地打我,说我让她丢脸,说我是害人精。”小云低着头,脚不住地踢着地上的一块小石子。

  最让小英害怕的一次是下山去接亲戚,“他(犯罪嫌疑人夏某的儿子)拿着一根木棍上来,说要打死我。”从这以后,她吓得不敢单独下山。“还有,他(犯罪嫌疑人夏某)的老婆每次看到我,就来骂我,要打死我。”小云提起这些非常害怕。记者采访回来后,获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小英和小云近日一起转学到另一所小学上学。因为离家较远,好心人出钱帮她们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即使小姐妹重新上学了,但令好心人感到为难的是,噩梦并没有随着转学结束,孩子们的生活还无人照顾,人们依旧担心孩子们今后的日子。

  

  警惕儿童受性侵害

  “我们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县公安局一位民警惊叹,虽然以前也有老汉强奸幼女的案件发生,但像这起多人多次、长时间的案件还是让他们很震惊。“案犯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3岁。”民警认为儿童缺乏有效监护,是本案发生的根源之一。据小英所在小学的校长和镇政府有关人员介绍,因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的儿童,在该镇为数不少,监管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除了像小英这样受到侵害的,也有个别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受性侵害应引起关注。”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徐旭东得知该案件后说,儿童性侵害案件大多发生在农村,因为农村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害者。缺少父母的照顾,没有人会特别注意一个小孩的行为。儿童在性方面懵懵懂懂,如果万一被侵犯,既不知道如何阻止,事后也求助无门,这就很容易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频频得手。

  徐旭东老师认为,由于缺少关爱,加上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性侵害只是留守儿童面临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也是心理侵害最大的一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他建议应该教育儿童懂得什么是不正常的关系,哪种触摸是超出了许可范围的。同时还应该告诉他们如何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果发生后应该去哪里寻求帮助。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对儿童性侵害问题引起足够的警惕性。


我是 验证码:  

共 9 条

八度空间 :

是今天报纸的内容吗?我还没看报纸.

2006-03-12 12:07:09

原野暮色 :

是的

2006-03-12 12:53:36

随风飘去 :

媒体终于不再全体失声了! 2006年3月12日《温州都市报》第八版“热点新闻”栏目整版刊出《两名女童的遭遇》,报道了这一起发生在温州偏远山村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并提醒人们对农村儿童遭受性侵害情况应有足够的警惕。 虽然该则新闻报道只提到四名犯罪嫌疑人,但毕竟以新闻形式披露了事实真相,证明了这出惨剧的真实性,尽管离2005年农历年底东窗事发至今已有两个来月。 媒体是民众的代言人,能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希望媒体不再辜负民众的信赖和期望!

2006-03-12 12:57:13

一翔天 :

这种事,无论发生在谁身上,这一辈子很难会从阴影下脱离出来。我们能做的事也只能是声讨这几只禽兽,帮助这两位女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举家迁移虽不说怎么好,但换一个环境对出了这样一件事的她们来说是早日摆脱阴影的一个办法之一。现在最主要的是社会怎么样来帮助这对姐妹!

2006-03-12 13:10:32

jiangjian :

不是应该是五名吗?现在变成四名了? 看来死活不认也可以逃脱罪名的

2006-03-12 18:04:17

玲珑儿 :

终于见报了!

2006-03-13 9:08:15

紫衣 :

看到熟悉的文字.. 熟悉的背影... 心又痛了..... 希望两个孩子以后的路能走好

2006-03-13 10:03:01

璇 :

一个放出来了,孩子们边上又有条狼在了

2006-03-13 14:39:16

三土 :

狼放出去 我叫我家狗去咬他

2006-03-13 16:29:45

关于182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更新日志
   E-mail:web#182yg.org (请将#改为@)  联系电话:18267801590
法律顾问: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浮生
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 2025 www.182y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7665号